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,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血小板主要起到凝血、凝块和储存酶及细胞因子的作用,促进凝血和凝块形成。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100千个/ul~400千个/ul,如果超出正常范围,容易引起血管紊乱,如血小板增多症、血小板减少症等。
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,医学上称为低血小板计数,也叫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症(TIP)。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主要有出血及偏头痛,特别是患者的口腔潴留出血、鼻子出血、血尿、眼睛出血,同时畏寒、乏力和肢体发麻。
血小板增多症则是由于血小板含量过高,叫做溶血性血小板增多症(TTP)。常见的症状有口腔出血、头皮出血、血尿、皮下出血、淋巴结肿大等,还可导致头痛、关节痛、乏力、腹泻等。
血小板在疾病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,例如流行性出血热,这种疾病是由血小板活化,产生大量细胞因子,从而被抗体攻击造成的,会导致出血和凝血受损。另外,破裂性血管炎、淀粉样变性疾病、免疫性纤维化等,都是由血小板 Dysregulation 引起的,血
小板活化会在炎症时刺激炎症细胞膜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,从而影响病症发展。
总结来说,血小板在血液凝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同时在很多疾病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,特别在炎症中,炎症反应受激十分重要。所以,为保持血小板水平正常,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和、补充充足的营养,并定期做血小板检查,确保正常血小板功能的发挥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